貴舍里今昔
文/蕭中黃
錄自2000年7月1日出刊的布袋嘴文化月刊
▲貴舍里與樹林里童就讀之貴林國小,
學風良好。(圖/蕭中黃)
貴舍里位於本鎮最北部,屬過溝區,北以鴨母寮大排及荷苞嶼大排與朴子巿及東石鄉為界,並有縣道一五七公路經臥龍橋通東石鄉港墘村,里內現有貴舍、半月及牛埔三部落,其中以貴舍最大(歷屆里長皆出於此部落);半月次之;而牛埔為半月農家在農田耕作處搭寮放牛養殖而成聚落,為半月之附屬,規模最小,今僅數戶而已。除此之外,臥龍邊原有十餘戶形成橋頭港,但因地方不靖,於清朝時遭土匪搶劫而散庄,成為消失的部落。
「貴舍」一辭源於清朝乾隆年間廣東潮州府海澄縣人氏甘世貴來此定居開墾,因富甲一方人稱「貴仔舍」,便以貴仔舍為地名,清朝政府在台灣實施保甲制度,目的在於加強政治效率及維護治安,日本政府治台後沿用保甲制度並加以改良,此時貴舍與半月合為一保,貴舍有四甲、半月亦有四甲。台灣光復後,國民政府將保甲制轉為村(里)鄰制,貴舍里一詞出現,貴舍部落今有六鄰;半月部落亦有六鄰。
「半月」一詞,一說源於清朝乾隆年間十八位呂姓客家人由大陸渡海來台至該地定居,其遷移行程逾半個月,遂取名為「半月」。但朴子巿公所於民國八十七年出版的「朴子巿志」記載倡言,半月庄人氏林馬於明永曆三十六年(即清康熙二十一年)自今彰化縣鹿港鎮天后宮迎請媽祖分靈欲回半月供奉,經三日旅程到達虞溪(後名牛稠溪,今名朴子溪)南畔樸仔腳下時天色已晚,暫住一宿,竟因鄰近居民虔誠參拜、絡繹不絕,最後就地立廟供奉媽祖,所立之廟為樸樹宮即今之配天宮,此廟一立,居民漸增,最後發展成為朴子巿區。
倘若朴子巿志記載屬實,則半月結庄推斷當在清康熙年間甚或更早,否則即在清乾隆時結庄,至今朴子巿配天宮媽祖出巡乃以半月為頭香,並以貴舍為二香,此傳統蓋因半月人林馬迎請媽祖之故。
半月部落林馬為名人,貴舍部落則以張元年、張之尾、張永問有名,張元年為嘉慶年間人士,曾官至七品居正,長子張之尾為文舉秀才,次子張永問官封武舉進士,父子三人表現傑出,鄉里稱道。
貴舍里土地肥沃,又有樹林頭埤圳水源灌溉,清朝時農業即已發達,稻米一年可以二穫。日本政府治臺後一連串有關農業措施,包括頒佈林野取締規刖、土地調查、頒佈公共埤圳規則、興建糖業鐵路、成立嘉南農田水利會(初名公共埤圳官佃溪圳組合)、建烏山頭水庫及嘉南大圳…等皆影響貴舍里之農業發展,貴舍里不僅種稻也種甘蔗,鹽水港製糖株式會社糖業鐵路沿伸到半月,半月土地大都為種甘蔗之農場地,甚少私有,這與貴舍大都為私有地不同。
光復之後,半月農場地因公地放領及耕者有其田政策而為私有,今天再看,半月農地已很多改為魚塭養殖淡水魚類尤其是吳郭魚。
而貴舍農地大都種稻與一般農村並無太大差別。
貴舍興旺時有布莊、瓦窯今都淪為田底,而載甘蔗的臺糖鐵路數年前已被拆除在本里已完全消失,倒是養鵝業在貴舍一直存在並且頗為有名。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