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a-2  

 

 

過溝聚落沿革

文/蕭中黃

錄自2000年3月1日出刊的布袋嘴文化月刊

 

 

過溝庄位於布袋鎮北區,轄區內包括東安、中安、西安三里,其中東安里包括東勢頭;中安里包括頂厝、中厝客人庄、鹽仔地、金京林;西安里包括廈厝、西勢。

 

◎李氏兄弟墾耕聚落

過溝聚落之形成,應當述及二百多年前,唐山過臺灣,李福、李備、李虎三兄弟自泉州府同安縣來臺奮發前程,其中李福住過溝、李備住臺南縣後壁鄉菁寮、李虎住雲林縣口湖鄉宜梧。初期李福常住菁寮、經常往返過溝掌潭、白水湖之間,購買海鮮魚貨擔到菁寮販售,再自菁寮購買山產售於掌潭。

 

當時過溝仍是一片曠野及魚塭,未有村庄住戶,朋友規勸李福應於過溝尋覓適當地點築厝安居,如此可減輕往返勞累,李福認為言之有理,遂於今中安里中厝以草茸茅竹為廬定居,參與墾耕拓展農業,不久墾民漸多,人煙繁盛,逐漸結成村莊。既成村莊就應取名,商議之下,以掌潭來此墾耕,必須渡筏經過庄西溝渠,故取名為「過溝」。

 

論地理形勢過溝東南有「考試潭」庄;西南有「掌潭庄」;西北有「栗子崙」庄,古人認為兩潭之間有一溝渠流通,又有一崙為背景,取庄名為「過溝」必定興盛。果然地方發展神速,據說過溝是現今全省非鄉鎮治最大之農漁村。過溝所過之溝乃一大河溝、此河溝據地方耆老所言,清朝時約有四十餘公尺寬闊,可謂又寬又深,每當海水漲潮時外海航行之帆船可運送貨物經此溝至走賊宅販售,當時掌潭人氏欲往過溝須以竹筏渡之。又此溝原名溪仔底溝,別稱鯤水,土名溪仔底,即今日過溝橋至建安橋下通海之溝渠。

 

今日所見該河溝寬度深不若以往,一因河溝淤積,一因人為開發墾耕,致使原大河溝部分河床轉農田或魚塭,而形成今日所見中型排水溝之面貌。

 

過溝行政區在清朝時期屬嘉義縣白鬚公潭堡,日治時期初屬嘉義廳東石支廳南勢竹區、後屬臺南州東石郡布袋庄,日本政府治臺期間實施保甲制度,過溝被分為三保,第一保即今西安里;第二保即今東安里;第三保即今中安里。

 

臺灣光復後,過溝之行政區已變更二次。民國三十六年第一次變更隸屬臺南縣布袋鄉,分東安村、西安村、中安村,並以星星、月亮、太陽雅化命以街道名稱,即東安村街道朝陽路;西安村街道望月路;中安村街道觀星路。民國三十九年第二次變更隸屬嘉義縣布袋鎮,分東安里、西安里、中安里三里。民國四十三年門牌號碼重新整編,過溝三條詩情畫意的街道名稱走入歷史,恢復原本使用的角頭聚落名稱,重新使用角頭聚落為門牌號碼。變更的原因有二說,一說角頭聚落名稱如東勢頭、西勢、廈厝…比較熟悉、比較習慣;另一說過溝庄內道路彎曲且巷子眾多,以路名編號容易引起混淆不清。

 

過溝庄由庄內各角頭聚落向外發展擴充而成超大型農漁村,而這些角頭聚落大致上清朝時期即已定名,日本政府亦用,國民政府雖曾有意廢棄不用,但因現實需要而重新啟用至今

 

 

溪仔底溪之今貌,由左至右即由掌潭至過溝。

溪仔底溪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布袋嘴文化月刊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