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布袋嘉應廟沿革(上)

撰文/蔡崇程

 錄自2003年7月15日出刊的布袋嘴文化月刊

 

20151112-1.jpg  

 

溯有明永曆亦即清順治年間,明朝面臨傾覆,清兵入關,民族英雄鄭成功以漳、泉、廈為據點豎旗兵反清復明。明永曆元年八月,西元一六四七年,鄭成功會鄭鴻逵圍泉州城,敗清兵提督趙國祚於桃花山,九月漳州副將王進援兵至,解泉州圍,當時鄭成功駐兵晉江東石與清兵鏖戰,戰況慘烈而敗退,東石三公廟被焚,東方一片焦土。繼後清兵又以遷界手段將沿海居民遷入內地三、五十公里,以困鄭軍,界外居民、船隻不准寸板入海,越界者立斬,造成赤地千里,生靈塗炭,沿海居民離鄉背井,流離失所,哀鴻遍野,滿目瘡痍。

清領中土初期,採行高壓政策,但民心仍然思漢,為籠絡漢人,清廷查覺東石三公宮乃福建沿海香火鼎盛廟宇,為沿海居民重要信仰,於是一方面招撫東石鄉民回鄉重整家園,一方面又重建東石三公宮。東石乃先民聚居之地,以東石玉井蔡氏、西霞蔡氏、珠澤蔡氏、岑兜蕭氏、蘆山蘇氏、紫雲黃氏、白沙周氏,以及曾、丁、吳、陳等姓氏為主。

清乾隆年間,閩粵居民或因不食清栗,或因迫於生計,無視清廷海禁政策,掀起一波波的移民潮。清乾隆八年,西元一七四三年,東石玉井蔡氏族人,戴著三公宮九龍三公爺的香火,冒險患難,渡海來台,幸有三公爺之庇佑,終於平安扺達倒風內海出海口北側之布袋嘴,先民乍見布袋嘴一帶自然景觀與家鄉相似,於是決定在此定居,並著手拓墾,重新建立家園。斯時,布袋嶼剛與大坵田(今之內田)、北中桁(今之東安庄)連接成陸地,遍地荒蕪,人煙稀少,而蚊蟲孳生,疾病傳染往往一發不可收拾,再加上颱風水患等天災,但先民胼手胝足,披荊斬棘,開土拓地,下海捕撈,圍塭養殖,可謂含辛茹苦,備極辛勞。

布袋嘴濱臨台灣海峽,外海北側且有外傘頂洲之天然屏障,自古以來素有通航之利,故唐山福建省泉州府晉江縣東石先民陸續渡海移居布袋嘴,討海為生,日久村庄漸成。三公爺的香火更成為先民祈福祈安最重要的心靈寄託,先民並依照家鄉習俗,同樣於每年農曆五月初四日,恭祝三公爺聖誕,隔海遙祭,焚香跪拜。爾後,因三公爺神靈顯赫,人丁平安,生理興隆,漁業獲利,安居樂業,先民虔奉益篤。東石先民聞訊,更紛紛離鄉背井,險渡黑水溝來布袋嘴定居。

乾隆十七年,西元一七五二年,鄉老眾議為三公爺擇地興建廟宇,以利鄉民膜拜祈福。鄉民因而踴躍捐輸,募款集資,終於在乾隆二十年,西元一七五五年,費時三年始完成廟構,其型式如宗祠,並命名為「三公宮」。至於三公爺神像,則遣人乘舢舨渡水至倒風內海出海口南側之蚊港銀安府(今之虎尾寮太聖宮),依銀安府內九龍三公神像,重新雕塑九龍三公金身一尊,奉回布袋嘴三公宮奉祀。

自三公宮落成以後,三公爺威靈赫濯,震邪除魔,德澤廣被,境順里遂,物阜民安,唐山蔡姓、黃姓、蕭姓、周姓、曾姓、張姓、陳姓先民絡繹不絕前來布袋嘴定居,聚落繁衍加速,人丁興旺,百業崢嶸,漁獲豐盈,三公宮香火亦日見鼎盛。

同治元年,西元一八六二年,本庄一代海上枭雄蔡沙,人稱臭沙頭,每次出航之前,必請三公爺金身登船巡船,祈求一帆風順。某次欲出航之前,照例又請三公爺金身登船,孰知,手捧三公爺金身者,在登上船第一步即滑倒,所幸未傷及三公爺金身,蔡沙見狀,大吃一驚,連忙說聲「神在神在」。蔡沙認為事有蹊蹺,不祥之兆湧上心頭,隨即下令停止出航。豈知,事過須臾,即海象變化,白浪濤天,眾人始覺悟原來三公爺暗示「報頭」即將來臨,不讓眾人出海,而阻止了一場海上大悲劇。三公爺大顯神威,轟動整個南台灣,而救民救難之事,亦時有耳聞,名傳遐邇,信眾前來參拜者川流不息,三公宮香火益加鼎盛,遠近馳名,深受萬民信仰,祈求靈籤指示迷津無不應驗。

同治三年,西元一八六四年,歷經無數春露秋霜的三公宮,柱傾樑頽、瓦破雨漏,廟壁龜裂,廟貌已呈破舊之窘態,令人不忍卒睹。蔡沙於是發起重修之議,獲得鄉民熱烈贊同,紛紛踴躍捐獻,廟貌為之煥然一新。

光緒十六年,西元一八九○年,本庄蔡德陶發起鳩金,再次重修廟觀,至光緒二十年,西元一八九四年,終於規模大具,百廢重舉。

是年,中、日爆發甲午之戰,清廷戰敗。光緒二十一年,西元一八九五年,中、日簽訂馬關條約,清廷割讓台灣、澎湖給日本。八月二十日(陽曆十月九日),日艦開抵布袋嘴外海,布袋嘴統領譚少宗率領福字先鋒軍,欲抗日軍登陸。八月二十一日(陽曆十月十日),日艦砲轟布袋嘴,一時之間布袋嘴烈焰沖天,斷垣殘壁,死傷無數,慘不忍睹,守軍潰散,日軍強行登陸,鄉民紛紛「走番」,台灣淪陷於日寇手中。待稍平靜之後,鄉民才又返鄉整理家園。

民國九年,西元一九二○年,廟宇久承煙祀,損毀不堪,鄉老決議再度發起募款集資,重葺宮宇。民國十五年,西元一九二六年,廟宇終於大成,華南式廟宇建築,畫棟雕樑,飛簷燕尾,無論山川、人物、神獸,無不精雕細琢,氣派非凡。而其中蔡載、魏金嶽二人並同捐獻二旁金爐,俾供境內善信焚金輸誠。並有澎湖人民為酬謝三公爺恩典,而敬獻王船一隻,長六尺,檣帆齊全,上有玉旨、代天巡狩、迴避、肅靜等令牌,現今仍供奉於廟內。

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盟軍軍機猛炸布袋港口船舶暨鹽場倉庫,本地受三公爺神靈庇護,廟中大小件件平安,分亳未損。民國三十四年,西元一九四五年,台灣光復。民國三十五年,西元一九四六年,眾善信有感舊廟修建已久,木材腐朽不堪,鄉老蔡投、蔡水龍、蔡如號、蔡光輝、蔡清奇、黃家成、蔡寶龍、曾玉卿、蔡文郁及信徒代表等集會,決議重修廟宇,並遠從大陸聘請名師來台興建,費時二載方告完峻,更成立三公宮為「嘉應廟」。並建立正月戶、四月戶、五月戶、七月戶、八月戶、九月戶等戶頭,各推選代表及老大共同掌理廟務。

當時布袋港與大陸通商,商船每日百號以上由布袋港航往省外行商。庄內大街小巷,船頭行、酒家、戲院,百業繁榮,人山人海。海上舟楫輻湊,鎮上萬商雲集,熱鬧之景況使之有「小上海」之稱。惜好景不常,民國三十八年,大陸淪陷,兩岸交通中斷,靠經商而發達的布袋港又歸趨於往日的純樸平靜,部份商人及碼頭工人只好遷往高屏、嘉義,甚至台北都巿,另圖生計,三公爺的靈籤即刻成為出外前問卜前途的依靠,三公爺的金身也成為離鄉背井者的保護神,而分靈至全省各地,至今已有十數地方已成立分壇建宮,民家奉祀更不知其數,每逢三公爺聖誕前夕,均紛紛返鄉謁祖進香。

20151112-2.jpg 

20151112-3.jpg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布袋嘴文化月刊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