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a-2  

 

 

 

  布袋嘴地名源由()

文/蔡崇程

錄自2000年2月1日出刊的布袋嘴文化月刊

 

 

 

另據景山區附近一帶村落之耆老表示,清代曾有一個相當繁華的小聚落名曰「布袋內」,庄內有油車、布行,是通往清初一個農業發達的大庄「溪墘」的要道,而在布袋內最西邊的沿海,可能就稱為「布袋嘴」。為了瞭解布袋內的地理位置,筆者實地走訪該地,並訪問附近庄頭耆老,耆老們皆能準確說出布袋內所在位置。

 

◎古布袋內庄

其地理約在今菜埔里之北,新結庄之西南,該庄早已廢庄,現在則是一片綠油油的稻田。

 

據當地民眾表示,三十年在此地犛田時,常有瓷、瓦片及磚塊出土,大人在前面犛田,小孩則在後面撿拾瓷、瓦片及磚塊,據信,在更深層底下,應該尚留有古布袋內庄的遺跡。

 

一位住在新結庄的邱姓老人家說明了為何稱呼「布袋內」,他說,清代有一溪流自鹿草鄉下潭流經新結庄,菜脯廓附近,該溪曲折多彎,故有「九十九彎」之形容詞,該溪支流亦多,其中有一支流流向布袋嘴北方出海,今新厝庄北之新厝橋即是。另有一支流流經菜脯廓之北,該支流呈U字形,布袋內即位在此U字形支流內,故稱為「布袋內」。

 

據乾隆十六年(西元一七五一年),范咸重修臺灣府誌,及余文儀續修臺灣府誌記載,八掌溪已不經冬港入海,而是由汫水港流注倒風內海,此即八掌溪第二次改道,此次改道應在乾隆十六年以前,此次改道使原流經冬港的舊溪道變為小溪,後該溪另稱為鹽水溪,後又改稱龍宮溪,冬港也因溪道逐漸淤塞而廢港。此處冬港之東,原來舟楫便利的布袋內,也因此由繁華至没落而散庄。據耆老表示,日據時期,興建嘉南大圳,原「九十九彎溪」因彎道太多,故有不少處多截彎取直,至於眾多小支流多已成陸地,從現今的嘉義縣地圖,尚可約略看出該溪的確多彎曲折。

 

海岸地形受溪流、海潮影響,無時不刻在變化著。正如黃清淵所撰「茅港尾紀略」中,曾嘆:「惜乎滄桑變易,既化為田疇了…可惜既為淤泥,又無往時的面目了。」

 

康熙末期,溪道改變,注入倒風內海的八掌溪與急水溪,二溪以其挾帶的泥沙,填出了不少新生地,使內海面積一天比一天縮小。至乾隆初期,位於大坵田庄西邊的布袋嘴,也因而與陸地相連,二十多年間,產生如此巨大變化。乾隆八年(西元一七四三年),來至福建省漳州府龍溪縣到崎鄉的高姓族人,首先定居於布袋嘴之後寮。

 

◎地名眾說紛云

布袋嘴地名源由,尚有其他數種說法:一說乾隆中、後期,有蔡姓族人圍地造魚塭,其形如布袋狀,而取名布袋嘴;一說道光元年(西元一八二一年)因沙洲包夾,船隻出入不便,有蔡姓人士於是從淺洲切開水路,使之舟楫便利,而成今日之布袋嘴港,該水路形如布袋狀,故名之為布袋嘴;又有一說,布袋嘴只有一條太平路,出入庄都必須經太平路,形同布袋狀,故名之布袋嘴。綜觀這三種說法:以魚塭形如布袋狀,取名布袋嘴,此說難以令人置信;以沙洲水路形如布袋狀,取名布袋嘴,此說無法成立,蓋因當時的布袋嘴已是小有規模的漁庄,豈無庄名之理;以一條太平路取名布袋嘴,更屬空穴來風,無稽之談,原布袋嘴舊街乃今日之永樂街,日據時期才在永樂街之南另闢太平路,直通半路店、大寮。所以,此說乃穿鑿附會的說法。

 

三、四百年來,海岸地形變化無常,布袋嘴或曾為一沙洲,或曾為一島嶼,至乾隆初期終於與大坵田(今之內田)、北中桁(今之東安庄)相連成陸地。海岸地形之多變,可由今人記憶猶新之壽島已與陸地相連,在布袋港外海之南汕已消失不見,得到見證。至於昔日的倒風內海也已淤塞填平,僅剩台南縣官田鄉少許菱角園,為歷史留下最後見証。

 

綜合以上所述,布袋嘴居明、清二代倒風內海之咽喉,雄踞倒風內海之總出口,如此重要地理位置,斷無沒名稱之理,因此吾人相信布袋嘴名稱在明末清初應已存在,其名稱或許曾是布袋嶼,或曾是布袋澳,最後終於定名為布袋嘴。

 

總理而言,不同年代對於布袋嘴地名有各種不同說法,這也證明了海岸地形之多變,滄海桑田,世事難料,大自然的力量,真讓人驚奇。倒風內海已消失,吾人今日只能憑空想像其「港面甚闊,大小船俱可泊。自此以南至麻豆港,皆此港分支,港北設網寮補魚」(諸羅縣誌)。同治年間,蚊港虎尾寮因淤塞日驅嚴重,終於由繁華而至廢港、没落,北方的布袋嘴港佔其舟楫便利,而全面取代了蚊港虎尾寮,從此布袋嘴港快速發展,帆檣林立,商業鼎盛,文人墨客,仕紳海盜聚集,布袋嘴港成為全台知名的港口(圖一)。撫今追昔,前人篳路藍縷,辛勤打拼,始有今日之布袋嘴,未來的布袋嘴港命運如何?該何去何從?值得吾輩深思。

 

a-8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布袋嘴文化月刊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