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熱鬧的北管

熱情的憨子弟

─布袋鎮內田慶和軒

文/黃意如

錄自2000年4月1日出刊的布袋嘴文化月刊

 

 

 內田慶和軒

 

日據時代,布袋鎮上曾經一口氣開了三館北管,師承阿喜仙郭添喜老師,包括布袋嘴的慶樂軒、新厝仔的新樂軒及內田的安樂軒。

 

剛光復時,慶樂軒還經常風風光光登台演戲,但沒多久,這三館北管陸續封館,只剩安樂軒轉型成慶和軒,偶而邀請三館的老師父們在廟會時作業餘演出,大家對北管也幾乎不敢再抱持任何重振的「奢望」。

 

直到慶和軒的團長黃錦財偶然找上新港舞鳳軒,驚訝於舞鳳軒能夠在新港文教基金會的協助輔導下,順利推動傳習計劃,並意外發現舞鳳軒與慶和軒竟然是師兄弟,同樣都是阿喜仙的「憨子弟」,於是慶和軒的老師父們專程前往新港「相認」,回來之後,便決定要「重整旗鼓」,黃團長找了幾位新生代團員,並由蔡添福、黃鐘亮、蕭登波、蔡振興、黃澄雄等老師父義務擔任教練,展開慶和軒的傳承工作。

 

新生代的慶和軒雖然去年四月間才成立,但在嘉義縣文化節「魚鹽滿布袋」活動中初試啼聲,立即以優異的表現獲得各界肯定,縣立文化中心緊接著多次邀請慶和軒參加縣內大型藝文活動,讓慶和軒的重新出發有了很好的開始。北管若只是在廟會演出,永遠祗是「民間陣頭」而已,只有嚐試參與文化性的公共表演,才能提升為「藝文團體」,這是一種自我期許,一種讓民間傳統藝術不斷向上提昇的動力。

 

在傳統的社會型態中,北港等傳統藝文團體是業餘的,是屬於休閒生活的一部份,但北管在現在社會環境中日漸沒落,不但觀眾、聽眾難覓,願意投入精神心力來學習北管的人更少,因此慶和軒的傳承工作特別艱辛。

 

不過「很奇怪」的是,慶和軒竟然可以找出一批年齡平均四十歲的成員,目前的「超級堅強黃金陣容」是:團長黃錦財、班長兼響盞黃村楳、板鼓黃俊維、通鼓蕭文義、大鑼邱維毅、大鈸兼嗩吶溫發貴、蕭文進、小鈸黃金水、李正義、嗩吶邱丁進、邱建材、黃朝坤。

 

值得一提的是,目前慶和軒除了本身的傳習計劃,布袋鎮農會特邀請慶和軒在景山國小協助推動國小學生北管社團,負起下一代的文化傳承。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布袋嘴文化月刊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