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a-2  

 

正港開台媽祖

太聖宮魍港媽

文/蔡崇程

錄自2000年4月1日出刊的布袋嘴文化月刊

 

 魍港媽祖神像  

 

太聖宮位在布袋鎮的好美里虎尾寮,宮內奉祀台灣第一尊榮獲教育部鑑定為明末雕刻作品的媽祖聖像──魍港媽祖。

 

以地理位置而言,太聖宮位明末清初之倒風內海(請參閱第一期第三頁)西側,北鯤鯓島北端,此地古稱魍港,以二小丘之上青榕成峰,中有闕口,稱為青峰闕,俗稱青龍關。

 

明天啟元年,西元一六二一年,顏思齊、鄭芝龍率眾來台,屯駐於此,立小廟於小丘之東南,以奉祀媽祖香火,並以此為中心,開拓魍港內海諸地,及開發有成,往湄洲祖廟,恭迎媽祖聖像來青峰闕奉祀,即太聖宮今所奉祀的媽祖聖像。但亦有人認為,在顏、鄭未到魍港之前,魍港已有此尊媽祖聖像。

 

天啟四年,西元一六二四年,荷蘭入據台灣,青峰闕依舊由鄭芝龍統治,即使崇禎元年,西元一六二八年,鄭芝龍投降明朝,部眾仍留居魍港。崇禎三年,西元一六三○年,福建大饑,鄭芝龍招募饑民來台開荒,給一年三金,三年內不繳租,三年後再起科繳納。於是漢移民大增,乃於魍港內海四周及其港汊,開墾大奎壁(今鹽水鎮巿街)、井水港(今鹽水鎮汫水)、下茄苳(今後壁鄉下茄苳)、鹿仔草(今鹿草鄉鹿草)、龜佛山(今鹿草鄉龜佛山)、南勢竹(今朴子巿南勢竹)、龜仔港(今朴子巿龜仔港)、槺榔(今朴子巿大槺榔)及大坵田(今布袋鎮內田)等九莊,合稱外九莊。而此九莊,有大奎壁、井水、下茄苳諸庄來迎香火奉祀,故此三庄之媽祖雕刻手法與太聖宮所祀魍港媽祖相似,即為明証。

 

荷蘭人曾在魍港口岸築青峰闕砲台以扼守邊疆,期間古太聖宮曾遭颱風大水沖毀,荷蘭士兵將媽祖神像迎入青峰闕砲台奉祀,所以魍港媽祖又有「衙門媽」的稱呼。鄭成功來台第十二天,和荷蘭人仍在激戰之際,就親臨魍港巡視,由此可見魍港在當年的重要性。

 

之後,鄭成功以「魍」字不雅,改稱「蚊港」。到了乾隆年間,由於急水溪改道,蚊港失其衝要位置,成為海中孤嶼,復因八掌、急水二溪,經年累月挾帶大量泥沙,使內海面積逐漸縮小,而蚊港也逐漸淤積;再加上本來位於出海處北邊的布袋嶼和陸地相連成為布袋嘴港,取代了逐漸淤塞的蚊港,所以蚊港也因而沒落成為小漁村。「蚊港」的名稱,也被改稱為「虎尾寮」。

 

入清之後,朝廷有意消滅在台殘存的勢力,乃對台灣採行封鎖政策,於是青峰闕居民四散,而大奎壁、下茄苳等地因交通便捷,村莊之繁榮,遠超過青峰闕,被風吹毀的太聖宮雖再重建,但香火已不再興盛。

 

民國八十三年十月十六日,成大史學石萬壽教授發表魍港太聖宮媽祖神像,為湄洲來台最早之媽祖神像,引來宗教界及地方人士高度關切,於是太聖宮積極聯繫省文獻會、行政院文建會、教育部,委派專員蒞臨太聖宮鑑定。八十年十一月二十八日,教育部依據文化資產保存法施行細則第九條之規定,聘請國立歷史博物館典藏組主任黃永川、助理施慧美、史學博士阮昌銳、莊伯和,三位學者專家蒞臨太聖宮,廟方代表是成大教授石萬壽。

 

石教授以為「魍港媽祖像,青情威嚴,臉型較長瓜子面,身體較長,且座椅較小,冕旒珠簾九條為妃,十二條為后。」黃主任以為「魍港媽祖像,係紅豆杉雕成,鼻圓潤且長,屬瞻鼻,天庭高而飽滿,臉型長而豐腴,然眼神朝下觀視,黻衣穿著於內,外型樸素,朱漆、色純紅而豐滿。」阮教授、莊教授以為「魍港媽祖像,雕法纖細,曲線單純大方,俱有明末特色與觀音像相似,髮型保留湄洲傳統式樣,又有明朝景泰藍彩繪之風格。」

 

至於清朝初年之媽祖像雕法,石教授以為「清初媽祖像表情慈祥,頭大身小,臉型較圓而豐腴,且座椅較大。」黃主任以為「清初媽祖面大鼻小,天庭較短而瘦,黻衣穿著於外,外型華麗,朱漆、色澤較濁,因此魍港媽祖天妃冠長度與天庭齊高,與廣東雕刻神韻截然不同,應是福建風格所雕。」

 

結果,魍港太聖宮媽祖像雕刻特徵,符合明朝典型媽祖像,屬於文化資產保存法第三條第一款所稱之古物。於是,魍港媽祖成為台灣第一尊榮獲政府單位鑑定為明朝雕刻作品的媽祖神像。從此奠立了太聖宮魍港媽在台灣各大媽祖廟的歷史地位,新聞傳播媒體大肆報導,專家研究學者及香客不斷的擁入朝拜,更可証明魍港媽香火盛況可期。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布袋嘴文化月刊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