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801-1      

 

熾愛藝術的丘采磯

文/林玲蘭

錄自2000年5月1日出刊的布袋嘴文化月刊

 

在一次回家的路上(岑海里新南路),突然眼睛一亮,發現了一棟屋內擺設不似一般人家住宅,當時並不以為意,只是每每經過,必是側首望之,心想!這是誰家呀,好棒喔,有一股想進去看看的衝動!

有次布袋嘴文化工作室開會,拜訪在地藝術家丘采磯先生,此時方恍然大悟!原來那個我一直想進去看的正是。也難怪!可見我的眼光還真是不賴呢!

遠遠走近,那醒目的版畫直吸引著我,是他試著自我摸索用單純的圓及曲線來表現立體效果,非常鮮明突出。當時我們坐的椅子,椅套是現代抽象圖案。在軍中時,他也創作過現代抽象畫。而在喝茶時,相當有氣氛,用酒精燈燒茶水,茶壺是透明的,看著壺中水由平靜至沸騰、再趨平淡,猶如人生境界,妙不可言;手握茶杯,一面品嚐茶香,又可把玩欣賞,所謂享受人生,不也是如此嗎?

「邱大千」在國中時期,同學們即給了他此封號,然而他自己卻認為真正深入美術領域是從其就讀「東石高中」時接觸楊元太先生開始,經楊老師啟蒙後的他,更加自信執著於藝術創作,以藝術觀點看待生活,兩者融合為一,即所謂藝術人生、生活藝術家。

其奮鬥過程難免有起伏,人創造之奇蹟卻也令人無奈與感嘆!是非曲直只留待時間作見証!由於學科些微落差,無法如願繼續升學之路,加上家人不贊同從事藝術工作,著實掙扎…。退伍後投入社會工作卻仍舊不忘創作、時有作品,家庭重擔與日俱增,依舊無法割捨心中那份對藝術熾熱與執著,心境就如陶土般,由軟軟的泥土任憑雙手搓揉把捏,客隨主便的作憑把玩或生氣、或喜悅,全在當時心境,爾後經火燒成堅硬的勇者!時空不停轉換,宇宙浩瀚,猶如泥土變陶瓷,盡情揮灑想像力激發創造力,也正因如此,他希望以藝術的幻化,來提昇大家對大自然環境的敬重,與為人類生命提昇品質為當務之急!

八十八年嘉義縣文化節,他與在地社團一起設計製作福德橋上兩旁風車「古風今轉」,喚醒了沉寂了近40年的布袋,串連了往與來,活絡了布袋人的筋骨,打通了布袋人的血脈,真是一語道盡前塵往事,卻也更拓展了無盡的未來…。而這種創作的生命力,便是來自一座嚐盡人間繁華與蒼桑的布袋鎮!而其將生活轉化成藝術,亦發揮得淋漓盡致。

20150801-2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布袋嘴文化月刊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