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現台灣-魍港沿革簡介(下)
文/讀者投稿 蔡隆德
錄自2000年9月1日出刊的布袋嘴文化月刊
清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歸清後,蚊港地區分為東區虎尾寮;西區茄藤頭港。綜其高拱《臺灣府志》水陸營制、道標營制之分防、輪防官兵人數,先後次序比較。第一:水師中營輪防鹿耳門汛,千總一員,步戰守兵二百名,戰船二隻。第二:北路營分防半線(今彰化巿)汛,千把一員,步戰守兵一百七十名。第三:水師中營分防大線頭(今布袋鎮好美里內)、蚊港二汛,千把一員,步戰守兵一百五十名,戰船二隻。〈賦役志〉水餉,先後次序比較,第一:北線尾港徵銀二百二十三兩;第二:茄藤頭港徵銀一百六十九兩三錢四分四釐;第三:鯽魚潭徵銀一百六十兩。
陳夢林《諸羅縣志》四十三年水陸防汛,先後次序之比較,第一:陸路諸羅縣防汛,駐防北路營參將一員,隨防千總一員,把總一員,目名四百八十名。第二:水師蚊港防汛,輪防安平協中營遊擊,守備一員,隨防千把總一員,目兵一百八十名,哨船三隻,設砲臺三,煙墩(註一)三,望高樓一,內分北門嶼、馬沙溝、青鯤身三汛。第三,陸兵半線防汛,分防北路營守備一員,隨防把總一員,目兵一百七十名。
綜其先民開發台灣,蚊港地略要地,經濟上為漁場經濟區,從倒風內海出口,與外海洋流(黑潮支流)匯集,漁業發達;軍事上為軍事基地,蚊港位於魍佳半島北端,地扼倒風內海咽喉,為明鄭天興、清朝諸羅縣治佳里興(今佳里鎮佳里興庄)門戶。因此,漳泉邊民經澎湖入倒風內海,海面風平浪靜,沿岸猴樹港(今朴子巿)、冬港、汫水港(今屬鹽水鎮)、鹹水港、鐵線橋(今屬新營巿)、茅港尾(今屬下營鄉)、麻豆港、頭港仔(今學甲鎮舊頭港)、內連桁、威裏(今北門鄉新圍)各港出入所必由。內海農業、畜牧、漁產、經濟貿易繁盛,為近古國際舞臺,中國、日本、南洋、西歐航運必經之地。
清乾隆五年(1740年),大風雨,鹹水港尤烈,急水溪改道,洪水毀魍佳半島內連桁出口入海,蚊港遂為外海孤島,直到清同治年間蚊港航道淤積,人口外流,港巿終至衰微凋落,昔日繁榮,一變而為歷史陳跡,蚊港地位遂被布袋嘴港取而代之。民國二十三年,風颱,八掌溪改道,洪水毀林投山,由南方出口入海,三十五年,行政區域改制為臺南縣布袋鄉好美村。三十九年,改制為嘉義縣布袋鄉好美里。六十一年舊曆十月二日,太聖宮重建動土。六十五年,媽祖誕辰之日入廟安座。廟內俸祀開基明朝媽祖,李府千歲、程府千歲、九龍三公魏天忠、令公爺(疑似令狐爺)、尹府千歲。
八十三年十月十六日,成功大學史學教授石萬壽,發表魍港媽祖為湄洲來台最早媽祖神像,引起宗教界及地方人士高度關切,經立法委員曾振農、秘書葛俊人協助,積極聯繫台灣省文獻會、教育部,一致鑑定為明末典型媽祖神像。魍港媽祖又稱衙門媽,又有割肉治病之稱,凡急難病症,經童乩指示,將媽祖座底剔一薄片,和藥服,無不神效。因此,媽祖底有此窟窿,可見媽祖慈悲,得來信徒割肉療疾之感恩。
本里位於布袋鎮西南隅,南以八掌溪與北門鄉雙春村毗鄰,北隔龍宮溪與布袋嘴為界,東至舊溪(舊八掌溪)與新塭毗鄰,西臨澎湖水道與澎湖群島隔海相望。居民以討海掠魚、鰻苗、拎魚、飼虱目魚、蝦、蟳、文蛤、牡蠣、剝蚵、養蛋雞為主、或往外地就業。面積六點八九三平方公里,人口一千四百外,戶數三百外。住宅區分為頂頭、中央、下頭、過溝仔、茄藤頭、新吉莊、金能水溝、販茨。活動中心附設社區長壽俱樂部,會員兩百外人;醫療:布袋衛生所群醫中心,每週巡迴醫療門診一次,設衛生室一;教育:有國小一所並附設幼稚園,供營養午餐,每週六日。
宗教以王爺信仰為主,基督教次之;交通:公路可通往新塭、布袋、南鯤鯓、義竹、新營,並有新營客運客運車經新塭、義竹至新營;古跡:林投山(目屎流山)、黑財窟、砲台遺址、渡口(鐵線搿)。養殖區:三溝仔東區,舊溪口以南至八掌溪、三溝仔西區、北海道、西芳(日本人西芳開墾之魚塭)、海埔、保安林以南經凹土窪、新溪至八掌溪口、金能(日本人金能開墾之魚塭)。觀光景點:外湖紅樹林、港南紅樹林、台灣早期食鹽出產地-鹽埕、保安林、鳥洞、海墘沙灘及好美漁村社區更新計劃,亦為本里景觀之一。
註一、煙墩:即烽火臺。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