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袋鎮農漁鹽之縮影

-新厝仔(上)

文/蕭中黃

 錄自2000年10月1日出刊的布袋嘴文化月刊

 

 

新厝仔位於布袋鎮海線,屬布袋區,東臨內田及後壁寮;西臨布袋港,有超過二公里之海岸線,海岸邊有一紅磚厝,日治時期在此埋有海底電纜直通澎湖;南以鹽館溝為界臨布袋嘴及半路店,有布雲橋相通;北臨後壁寮經團結橋(舊名冤家港橋)可通過溝庄,並以考試潭大排(舊名冤家港)為界與東石鄉掌潭村之掌潭庄及白水湖庄遙望。新厝仔庄內現有臺十七線省道南北走向貫穿其間,分隔東西,路東屬新厝里(該里地址為單號),路西今屬龍江里(該里地址為雙號)。除了庄內,本庄尚有小地名:園仔內、發仔寮、塭尾、砲臺、兵營、鹽埕寮等,其中以「園仔內」原與庄內隔有漁塭,住家周圍有菜園,故得名;「發仔寮」則因以前有發魚栽(魚栽即魚苗,常指虱目魚苗)業者定居該處而得名,此兩處居民往日以家富聞名,居民大多姓蔡。

「新厝仔」一辭之由來乃清朝時(結庄時間推斷清同治光緒年間)臨海之布袋嘴庄地狹人稠,該地先民蔡德礢倡議遷移部分人口至今之新厝仔,布袋嘴之溝仔口蔡姓先民及布袋嘴岑兜蕭姓先民前來,初為養魚蓋幾間新房屋,故名「新厝仔」。另有「龍江庄」之稱,乃因新厝仔人口日漸繁盛,庄中蓋一座祭祀五府千歲之卿雲廟,庄中有一排水溝自今新厝仔園仔內經過火車站邊,再穿越今臺十七線省道繞到庄西,蜿蜒經過廟前北上,卿雲廟坐東朝西,廟西鹽田中有一山丘(庄民稱之為大崙),一山一水配合狀似龍身與火龍珠,故得名。本庄結庄歷史晚於布袋嘴、內田與過溝。詳細時間待查,目前蕭、蔡、周是庄內前三大姓,新厝仔可謂布袋嘴之延伸,時至日治時期,新厝仔部份鹽工因鹽業發展移居東西鄉之掌潭村曬鹽,形成白水湖庄,為本鎮知名作家蕭麗紅女士創作《白水湖春夢》一書提供素材,白水湖庄又為新厝仔之延伸。

布袋鎮在產業上呈現農漁鹽風貌,環顧鎮內較有規模之二十庄頭聚落,僅新厝仔農漁鹽兼具,換言之,新厝仔可謂布袋鎮產業小縮影,在世界上一個村莊能兼具農村、漁村、鹽村三者於一身不多,而新厝仔卻是其中異數。新厝仔庄內四周原本被淡水漁塭所環繞,淡水魚塭之外,東有農田;西有鹽田;南有機關學校及鹹水漁塭;北有鹹水魚塭。以往就業人口大抵三分,即三分之一從事農漁業;三分之一擔任曬鹽工或裝鹽工;三分之一擔任公職,公職包括軍、公、教、警,其中公務員與警察之多與布袋鹽場有極大關係,而教師數量之多則與經濟優勢與鐵公路交通便利及布袋國小在庄有關,在布袋鎮有「新塭出博士、內田出醫生、新厝仔出老師」之俗諺。上述就業人口三分法當然也有盲點,因為庄中也有人從商,庄民兼業情形普遍,筆者生於此庄,甚至也有鄰家既有農田,又有漁塭,同時也曬鹽,再有空則打零工貼補家用。

新厝仔之農田分布於東邊之新厝里,原與(振寮里)後壁寮之農作區相連,以往因較缺乏水利設施及土地鹹分較重,故稻作常僅一穫。除稻米外也栽種其他雜糧蔬菜,甚至甘蔗、黃麻、小麥等亦曾栽種。種田之外,庄內家戶大多曾經養豬,對三十歲以上庄民而言,其兒時記憶不乏收割、拾穗、採野菜、炕窯烤蕃薯、偷吃白甘蔗、捉青蛙、田菁田裡捉金龜子…等農村經驗,隨著時代變遷,二十多年來農地變更為淡水漁塭的情形普遍,農地面積已大為縮小,當然農村特色亦隨之減少。

鹽產之外,布袋鎮有東西南北四大特產,即東有菜脯(菜脯即蘿蔔乾),產地以內田為代表;西有牡蠣(牡蠣即蚵),產地以布袋為代表;南有虱目魚,產地以新塭為代表;北有鰻魚,產地以新厝仔(新厝仔之塭尾)為代表。新厝仔漁塭養殖,以往淡水漁塭主產吳郭魚,而草魚、鯽魚、鰱魚等其他淡水魚類為輔;鹹水漁塭主產虱目魚,亦有吳郭魚、蝦、蟳、貝及其他鹹水魚類養殖,新厝里曾有二家「魚栽行」從事虱目魚苗之買賣,魚苗貨源來自臺灣各地,貨源甚至遠自臺東縣大武鄉,魚栽行再把魚苗轉賣各地塭戶,買賣之間利潤可觀,魚栽行間數極少,在全鎮屈指可數,可說是當時漁業界的特種行業。

新厝仔之鹹水漁塭在龍江里里民「二燈(丁)一吉」二位蔡姓養鰻戶開始養鰻,又經研究改良養殖技術後,以深度密集鰻魚養殖為主流,其塭水鹹淡混合,而以淡水成分較多,饅魚養殖有過一段黃金時代,尤其四、五年前輸日鰻魚曾有一公斤超過新臺幣六○○圓之天價(今行情一公斤常在二○○圓上下),在那景氣時代裡,鰻魚養殖若成功,鰻魚不必賣到天價,則一甲地一年收益便可達新台幣數百萬圓,賺翻者大有人在,鰻魚養殖戶因漁塭地不受耕者有其田條例限制土地面積,往往一戶數擁地數甲,有錢再買漁塭,其漁塭座落他地不在本庄者亦有,家有二甲三甲只算小戶而已。不過養殖饅魚也風險極高,其風險包括外銷日本價格不定、停電、病蟲害或酷熱造成鰻魚暴斃、漁塭搶劫等,因此也有鰻魚養殖戶虧損負債。

最近鰻魚養殖因大陸鰻魚業者(其實多數是臺商)競爭造成輸日價格低迷,又因外部成本之疑慮,及政府農政單位鼓勵漁塭休養政策,改養虱目魚或吳郭魚及其他魚類分攤風險,致使鰻魚養殖面積已較縮小。

 

 

20150823-1

 

     新厝仔南有機關學校,布袋

鹽場辦公室臨省道台17線。

 

20150823-2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布袋嘴文化月刊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